7月19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下称“综研院”)发布《数“链”大湾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报告》提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破解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差异坚冰、支撑实体经济跨越和赋能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可有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步入2.0新时代。
微众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面临着制度性差异、缺乏数字基础设施等核心挑战。区块链,尤其是联盟链,是技术领域公认的传递信任的机器。基于区块链技术以及以个人为主导的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可以有效促进数据要素的流动,助力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去年大湾区有3282件与区块链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
《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对区块链政策支持力度大,2021年区块链相关政策达106部;全年有3282件与区块链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占全国总数的31%;大湾区区块链创新创业活跃、应用场景丰富,“人才磁石”效应显现。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众多科技创新的试验田,目前已有微众银行、腾讯、平安、华为等一批大湾区的优秀企业或机构前瞻性布局了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众多前沿科技,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可信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国产开源创新生态探索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实践。
从专利申请企业角度看,大湾区内的平安集团、腾讯、壹账通智能科技、微众银行等企业占据区块链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头部。
截至2021年底,排名前20的企业中,总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有9家,所申请的区块链发明专利数占比高达53%。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指出,由于区块链具有私密性、真实信息互相信任、重复信息不用重复验证等特点,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也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只有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才能实现持续性高增长。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应用成果已经十分丰富,区块链备案项目数量位于全国前列、一批区块链领先企业正在涌现,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制度差异导致的人、货、通不畅,更助力数据要素的跨境、跨域使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认为区块链等新技术应在大湾区积极开拓应用场景,并提倡具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开放开源,营造良好生态。
大湾区实现可信数据流动或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在复杂环境中依法合规安全地实现了可信数据流动或利用,提高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效率和效益,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泉。
报告显示,在数据跨境、跨境贸易、金融服务等方面,区块链都提供了强有力的底层支持。
以2016年8月推出的金融机构间链上对账平台为例,该平台通过将业务资金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上链存储,与合作行建立公开透明的信任机制,优化了银行间的对账流程,降低了合作行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了对账的时效性与准确度。
据了解,金融业务合作需要频繁的数据交换、账单核对等繁杂工作,且对账目的时效性和准确度均有较高要求。传统的对账方式由于涉及大量手工流程,不仅导致用户端和金融机构后台业务端产生高昂费用,而且也影响了频发的小额支付业务开展。
金融机构间对账平台上线至今始终保持零故障运行。依托该平台,银行间交易数据实现了秒级同步,实现T+0日准实时对账,满足了银行业信息技术强监管与高安全度要求。迄今为止,平台交易记录笔数超2亿笔。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哪种类型的技术,都需要在生产上真正“跑起来”才能够驱动它的能力。“所以我们当时选择了跨机构对象的场景,去验证我们区块链技术的实力。”
对于使用跨境对账的原因,马智涛对记者表示,微众银行采用的是连接合作伙伴的业务模式,平常需要跟很多的合作机构开展业务。传统的对账方式费时费力,不是实时性的,往往是T+1,甚至T+2才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对账周期。区块链具备多方参与并存、不可篡改的特性,所以就运用了区块链的这些特性在生产上让它“跑起来”,因此建立了金融机构间对账平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声明:项目均采集于互联网, 空投币 无法审核全面,且希望大家能赚钱,请谨慎切勿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天上真会掉馅饼!天道酬勤,都是机会!不错过每个空投糖果!真假难以辨认,尽量0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