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周三愉快,预祝周四过的开心顺利。
今天的文章主要聊三个内容
1.千倍合约的问世|这个是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到来,的确是有点低估庄家的贪婪了。
2.BCH下月分叉 |目前市场的反响还不错,一些投资者也比较看好分叉后的空投币,而且可能有两个。
3.曾因茅台崩盘(暴跌)而裸奔的他成功笑到最后,告诉你价值投资的重要性。
(开始正文)
千倍合约来袭
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提到过合约市场,当时以为两三百倍已经足够疯狂了,结果有币友告诉我已经有400倍的杠杆了。
那会儿我还专门写到,依照合约市场的疯狂,千倍杠杆是早晚的事。
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按照这个路数下去,两千倍、三千倍恐怕也不是梦了。
一直以来,合约市场的高倍杠杆带来的巨大收益吸引着每一位投资者的眼光,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能保持警惕,毕竟合约的一些套路可谓是司空见惯。
但普通投资者的心态难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些利好或利空消息,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还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合约市场,就是在312的前一天开了个多单,当天下午就直接爆仓归零了,从那以后便彻底断了合约的念头。
讲真,因为杠杆,合约能够撬动的收益很高,这也是许多投资者愿意投入小资金谋取大回报的原因。
目前的合约市场,在我看来是极为絮乱的,换句话说就是水太深了,不是一般的投资者可碰的。
其实一些沉迷于合约市场的投资者,甚至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一开始的想法可能就是小赌怡情。但合约市场真的和赌场没什么不同,合约交易营造的氛围甚至要更胜几分。
有的投资者从开了第一单起,就可能陷入其中的陷阱。对赌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赌徒在赌场里的心态和在赌场外是完全不同的。
一旦有了第一次,不管是亏钱还是赢钱,都很难真正停下来,可能不是每次都这样,但对于普通人而言,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次,一两次就足够血本无归的了。
合约市场的坑,是很难讲完的。
在投资市场,不管是小钱还是大钱,关键时刻都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千万不要觉得是小钱就觉得无所谓,俗话说溪水汇聚成大海,哪怕只是几百块钱,通过复利的作用最后也能有不小的回报。
与其在合约市场提心吊胆的开单,倒不如花点时间寻求一些优质项目。
合约市场短期看的确能够赚到钱,但长期看,又有多少人能够笑到最后呢?经验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充当了炮灰。
一千倍的杠杆,动辄便是爆仓,一点正常的小波动就可能让开单者血本无归。
其实合约就像是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高考适合99%的人,而合约却只适合0.1%的投资者,走这条路的人是少之又少,能够走到最后的更是比挂着灯笼都难找。
还是忍不住想说一句,合约高手千千万,只留下了一个半;合约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2}BCH下月分叉,或有双份空投
关于BCH分叉的问题官方也讨论颇久了,可能是因为近期行情还不错的关系,我在社区转了转,发现大家还是挺乐观的,一些币友也表示比较期待,毕竟持有BCH的朋友有可能分到两种不同的糖果空投币。
最近几个月的时间,主流行情的涨幅都挺不错,这种情况下,BCH、BSV 以及 EOS就显得尤为突出了,特别是BCH,因其平平无奇的表现,可被投资者们嫌弃惨了。
我几乎每天都会花十几分钟时间去逛逛各个主流币的社区,BCH之所以不被看好,就是因为涨幅太少,跟上主流行情的脚步。
其实按照市场规律来看,BCH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到了牛市,可能会有不小的爆发。
不过,BCH分叉事件的出现,也可能是一个变数,特别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怎么看好的情况下,分叉问题如果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很可能会影响到BCH的生态,乃至后续的趋势。
目前来看,市场的反响还不错,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关键还得看官方后续的运作。
{3}论价值投资的重要性
彼得·林奇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在20世纪评选的十大投资大师中位列前茅。
1977年,彼得·林奇刚开始管理麦哲伦基金时,基金总规模约有2000万美金。
随后仅仅只花了13年的时间,到了1990年,麦哲伦基金规模就已经实现了那个年代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彼得·林奇管理的这只基金总规模达到了140亿,足足翻了700倍,一举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
那个时代,麦哲伦基金可谓是金融市场最受青睐的香饽饽,持有总人数超过百万人。
按照美国当时的人口基数来算,达到了百分之零点五的标准。不要小看这0.5%,这意味着大概每200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持有着彼得·林奇管理的麦哲伦基金。
当时麦哲伦基金的投资绩效不仅遥遥领先其他同行,连续13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都高达29%。
要知道,强如股神巴菲特,其15%的年化收益率,也足以傲视群雄。
显而易见,彼得·林奇的投资能力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很多富豪都信任这个投资牛人,心甘情愿的拿出资金买入彼得·林奇管理的基金,而彼得·林奇也用实际结果证明了自己。
彼得‧林奇认为:专业投资者不得不分散投资于许多只股票。而业余投资者可以集中投资少数股票。如果一时找不到好的股票,业余投资者也可以随时空仓,抱着现金等待机会。
这也是巴菲特等投资大师遵循的原则之一,假如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看不到收益的情况下,皆不会选择出手。
在著作《战胜华尔街》以及《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书中,彼得·林奇分享了许多亲身经验与交易心得,其独具一格的投资策略更是令后人叹为观止。
总结这位大师的投资三决:
1.投资你所熟知的;
2.坚定不移的持有;
3.做好统筹的准备。
作为世人眼中的投资天才,彼得·林奇管理着大量资金,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疑都牵动着金融市场的走向。
为了保证自己的投资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利润,彼得·林奇特别注重于底层价值,他投资的每一个项目(公司),都经过了充分的了解,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是彼得·林奇投资制胜的关键所在。
举个最能说明彼得·林奇价值投资理念的例子。
近几年,国内就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投资者,他就专注于收集底层价值信息来进行投资。
此人名为董宝珍,曾是否极泰公司旗下的一位基金经理。因为许下茅台市值的赌注而裸奔出名。
董宝珍一直都是茅台的拥护者,自2010年起,他便数次公开表示看好茅台未来的价值,还近乎疯狂的重仓了茅台。
可惜的是,那几年茅台集团的发展并不乐观,尤其是2014年,茅台股一度跌破近80元,导致整个市场可谓是乌云笼罩,人心惶惶。
那一年,董宝珍管理的基金,浮盈水平累积下跌过半,而他看好茅台的言语也遭到了种种质疑。
“傻x、骗子、这就是个小丑、忒无耻的家伙”。
“为什么不及时止损?、茅台都要倒了,你为什么不赶紧卖出?”,来自客户的质疑声不断。
这还不是最惨的,关键是董宝珍之前和人打了个赌,此前董宝珍认为茅台市值最低不会跌破1500亿,但无情的市场却给了他怦然一击!
最终,董宝珍输了,意味着他可能要履行当初“茅台跌破1500亿就裸奔”的诺言。
如果是一般人,很可能会寻求其他方法履行诺言,甚至打死不认账,比较裸奔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具羞耻的行为。
但董宝珍认了,他当着媒体的面,履行了诺言。
作为一位投资者,最悲催的事莫过于“把底裤都输光了”,连最后一点尊严都没留下。
更何况,这还当着央视媒体报道的面。
换做他人,哪怕真的履行了诺言,可事迹已人尽皆知,恐怕也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勇气了。
那一年,茅台也失去了原有的光芒,低迷不振的股价,令很多投资者失望透顶。
当时市场上近乎全是倒戈的声音,已经没有人看好茅台了,投资者的信心被击落的粉碎。
但,尽管董宝珍抛下了尊严,却并未丢下对茅台的信心。
2013年末,正是寒冬腊月时节,董宝珍摸索着去了茅台设在北京郊区的一座中转库,与库房保安热心的聊起了天,暗中打听茅台酒的提货状况。
这个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了模糊的答案,但他并未轻举妄动,一边选择继续等待,另一边继续打探消息。
2014年,早春时节,董宝珍来到了贵州茅台镇。这一次,他的目的很简单,董宝珍驻守在此地多日,每天的任务便是躲在茅台包装车间的女厕所边上,利用员工上厕所的功夫,趁着包装车间的工人聊天停留的短暂时长,悄无声息了解着茅台酒的出货量。
随后不到一周的时间,董宝珍就发现了信息价值。
尽管当时的股市行情并不喜人,但茅台酒的销量却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白酒品牌,甚至胜过了老百姓桌上也普遍备着的二锅头。
正如巴菲特所讲:当人们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人们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在市场上所有人都不看好茅台时,只有董宝珍一人看到了凤凰涅磐的希望。
他认定茅台的底层{需求}仍旧强劲,于是果断选择继续持有并持续买入,勒紧裤带过日子恨不得挤出身上的每一分钱用来抄底茅台。
最后,董宝珍终是见证了茅台从跌破1500亿的黑暗时期到8000万亿保证后来上万亿、两万亿市值的巨大跨越,他的耐心等待得到了回报。
董宝珍曾因茅台暴跌而输掉赌约裸奔,但依靠着准确的眼光与坚持不懈的态度成功笑到了最后。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当市场出现溃败时,慌张失措解决不了问题,急着亏损卖出也不是办法。只有沉着冷静的思考,静下心来寻求底层价值的需求,才是最好的选择。
从来都不会有必然的投资结果,如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可能出现变数。注重分散投资,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高获利水平。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投资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各自经历的磨难。
在币圈投资,风险因素远多于其他市场,但也说明了币圈有着更多获利的机会。
不管是投资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还是投资山寨币等新兴项目。
对每一位币友而言,都想要时刻提醒自己,是追求短时的收益还是长远的回报。
投资者的精力是有限的,性格上的不同往往决定了不同的投资理念,如何规划自己的投资路线,这一点需要投资者自我决定。
历史告诉我们:“当你选中了一个好项目,那么时间便是最大的趋向,可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个问题项目,那么时间便是你最大的敌人。”
穷,使得人的脸上充满无奈,我们每个人去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过上更美好更快乐的生活。
在接手掌管麦哲伦基金13年后,正是基金发展的强盛时期,彼得‧林奇却在很多人惋惜的眼光中选择了离职。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一直没有忘记初衷,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并未受金钱的驱使,而是选择用更多时间去陪伴家人,这也是彼得·林奇入行投资行业最初的想法。
投资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如果不快乐的话,那么赚再多的钱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投资者需要对自己负责
晚安?记得好梦
版权声明:项目均采集于互联网, 空投币 无法审核全面,且希望大家能赚钱,请谨慎切勿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天上真会掉馅饼!天道酬勤,都是机会!不错过每个空投糖果!真假难以辨认,尽量0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