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奇葩枝头闹”:比较《拖拉一点也无妨》与《微习惯》(全本)

 空投币   2020-01-24  来源:互联网  0 条评论
优质活动 币圈快讯 平台公告 行情分析
最新羊毛 最新空投 链圈挖矿 活动线报
新币上市 币圈空投 国外项目 币链屋
提醒:本站内容均转自网络,仅用于开发者下载测试,请明辨风险,若涉资金安全及隐私,请谨慎!谨慎!再谨慎!一切风险自担,涉及资金交易及个人隐私务必小心并远离,切记千万别投资,勿上当受骗。《本站免责申明》

段子一:朋友们,如何感知到生活的乐趣?不妨进入考试周。考试周什么都有趣。

段子二:生活小妙招:如何快速去掉身上的火锅味呢?吃完火锅之后,再去吃一顿自助烤肉就可以啦!

段子三:以前读古代历史书,对一些亡国之君很愤怒很不理解,都大敌压境兵临城下了,还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后来我就释然了,面对考试交稿结项等各种死线的逼近,你还整日刷手机哈哈哈哈,你的课程王国工作王国都面临挂科、炒鱿鱼的崩溃了,你还忙着寻欢作乐,你不是亡国昏君是什么?

好好地写文章,怎么写着写着说起段子来了?

因为这几个段子,恰好高度对应了这篇附录所要比较的对象《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精神主旨和依据。

光看书名,会觉得有一点无厘头,但《拖拉一点也无妨》的作者约翰·佩里(John Perry)可绝非无名之辈,他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斯坦福大学荣誉客座教授。

没错,又是一位斯坦福的牛人。不过这位佩里教授跟前文提及的做棉花糖实验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以及美国斯坦福行为设计实验室主任BJ Fogg博士风格都不一样,实话实说,佩里教授是一个奇葩。

之所以说他是位奇葩,我们从《拖拉一点也无妨》(书名原文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直译《拖延的艺术》)封面对作者加以介绍和宣传的几个短语中可见一斑——“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逃避冗杂工作的绝妙战术”“搞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教你心安理得地拖下去”……

什么情况?不是说是斯坦福教授和哲学家吗,怎么“搞笑”到要讲授“拖延的艺术”还要让你拖得“心安理得”拖得光明正大?

我们从这两幅带着鲜明个人风格的照片看一下本尊真容,图示内容为“佩里正在实践‘工作没做但仍然在用海草跳绳’”:

该书靳口的说明文字如下:

【没错!上面这位拖着学生的论文不改、教科书的订单不填,却跑去海边跳大绳的老先生就是本书的作者约翰·佩里。

佩里先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已出版、发表了100余部哲学作品的他为当代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所有这些“深刻而睿智”的作品都不如本书中的第一篇短文《结构化拖延》来得人气爆棚。自发表以来,这篇短文在15年间一直受到拖延者的热捧,并于2011年帮助佩里一举夺得了“初看引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诺贝尔文学奖。

除了写作,授课,有事没事拖一拖,在博客上开心地售卖“结构化拖延”的T恤之外,佩里还用他迷人的嗓音主持着一档颇受欢迎的广播节目——《哲学清谈》。】

enmmm,这种带有书卷气又不按套路出牌的奇葩风格,不得不说,我很喜欢。

其实《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也很奇葩,每天做1个俯卧撑的微目标,古怪得让人笑掉大牙。

两个“奇葩”之间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一、怎样理解“结构化拖延”?

“拖延症”同“强迫症”“懒癌”“焦虑症”等一同被称为新时代的“绝症”。它是我本人关注效能、时间管理、习惯养成问题并寻求教练帮助的直接动因(现在我知道了,重度拖延对我来说只不过是自控力差、自我效能感极低的一种表现而已)。

关于怎样战胜拖延的习惯,常见的办法还是通过思考认知、动力鼓舞和意志力“硬刚”,基于盖斯所讲的人类很难“仅仅根据利益改变内心的欲望”(佩里在书中讲过同样意思的话:“人们明知某种做法对自己是最好的,却偏偏不那样做”),可想而知,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因为大脑的抗拒(潜意识或基底神经节的强大)而屡战屡败,直到掉入“懒惰旋涡”。

面对拖延症这样“一种让你处处受限、时刻受挫的生活方式”(斯蒂芬·盖斯语),认识到跟拖延的习惯“硬碰硬”是很难有出路的,是导向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先导步骤。

这是斯蒂芬·盖斯和约翰·佩里制定各自“出奇制胜”策略的逻辑起点。

盖斯选择了骗过大脑,通过重复每天让你获得成功的微步骤,逐渐改变潜意识,最终实现行为改变和积极习惯养成;佩里呢?他打破“绝不拖延”的“高效率秘籍”,把“没事拖一拖,生活乐趣多”的浑话挂在嘴边,“独创”的“结构性拖延”战法,某种程度上更加令人不可思议。

所谓“结构性拖延”,还可以用其他类似说法代替,我在此罗列一下:创造性的拖延、积极性的拖延、聪明的拖延、艺术性拖延、高效拖延术、卓有成效拖延法……

这一佩里所称的“为沮丧的拖延人士们提供了一套有几分哲学意味的自助方案”,显然是一种带有逆向思维鲜明特征的“翻转”,其基础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定式,这一心理定式堪称“结构化拖延法”的精髓,看看佩里在该书第一章“结构化拖延法”的开头写下的这段话吧:

【早在好几个月前,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为何我终于动了笔?是因为我终于有空了吗?非也。我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科书订购单要填,有一份国家科学基金的申请要审阅,还有一堆论文初稿要读。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不去干那些事!这就是我所谓的“结构化拖延法”的精髓之所在。】

这个“精髓”究竟是什么?你可能觉得读出了一点意思,但又仍然觉得不明就里,看看高地清风(拖延症互助组织“战拖会”创始人兼会长)在该书序言里的举例吧——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面临着一件让你焦虑的事情,那些平常觉得枯燥无聊的琐事,突然变得无比可爱?——桌子收拾完了,扫一下地吧!地面太脏了,实在不能忍了!——地也扫完了,擦一下窗户吧!上次擦窗玻璃还是两年以前了,这两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实在不能忍了!】

读到这里,你可能都忍不住要喊出声了:有哇有哇,这说得不就是我吗?现在再去读本篇开头的段子一和段子三,是不是恍然知味?

所谓“结构化拖延”的核心特征呼之欲出:那便是利用不想做重要事务A+的心理,顺势去做完那些排在任务列表靠后位置的A和A-的事务。怪才佩里这样解释道:

【每位拖延人士,都会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结构化拖延法则正是一门关于如何利用这一消极特征、让它为你服务的艺术。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确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画个重新整理文档的简图以便自己有空时去收拾啦什么的(这里可以插入科学松鼠会成员0.618在该书序言中的解析:“结构化拖延法的核心在于抓住了人类渴望及时行乐,对未来充满理想却又害怕无聊的特点。”——笔者注)。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下“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做更重要的事。】

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做法的具体如何操作?继续听佩里教授给你讲:

【结构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者的这种心态,为某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变成了有用的人!事实上,他们甚至还能像我一样赢得“做事高效”的好名声哩。】

佩里的确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这位仁兄的“拖延症”可真的不是表面上说说,他是一位“表里如一”的“资深拖延者”,比如他的这本小册子《拖拉一点也无妨》就足足被他拖了15年才面世;但另一方面,他利用这种结构化拖延术又的确做到了许多重要的绩效产出,如科学松鼠会成员0.618在序言中给他的称谓,他的确可称是“有拖延的习惯”的“高效能人士”,一位当之无愧的“高产的拖延者”。

佩里对自己最初领悟到“结构化拖延”真谛的下面这段文字的讲述,让我马上联系到斯蒂芬·盖斯讲他的“黄金俯卧撑”、斯蒂芬·达尼尔讲他领悟“边际改进”的行动方式、詹姆斯·克利尔讲他通过良好习惯从重大事故中成功恢复、攀上高峰……这些讲述之所以动人和令人难忘,就在于具有真实的人生质感和温度,以此为基础的理论总结也往往更让人信服。

【我在完美理性跟前最显著的失败,就是做事爱拖拉。在1995年,由于没能做成某个我本该去做的项目,我开始觉得自己真是个窝囊废。可随后我领悟到了某些东西。总体而言,我这个人的声誉还不错:干成了不少事,对自己供职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也算颇有贡献,在哲学领域也稍有建树。这真是个悖论。于是我没有着手去做那几件本该完成的要事,而是琢磨起这个谜题来。我发现,我这个毛病属于“结构化拖延”(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这说法是我自创的,意思是: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我写出那篇短短的文章之后(就是本书的第一章),自我感觉立刻好多了。】

从以上所引的佩里的三段话里,我们总结“结构化拖延法”的几个要素(其中也包含对这一方法的基本评价):

第一,利用拖延症的消极特征,也就是“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的消极心理,拖延者可以顺势去积极完成那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其实是次要任务);

第二,对于拖延人士,这一方法在心理层面的作用在于自我减压和自我引导,是运用思维方式转变从焦虑、自责的消极情绪中实现自我拯救,改善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尽力避免自我效能感被击溃;

第三,从最为积极的角度讲,运用“结构化拖延”,“你根本无需改掉拖延症就可以变成一个高效的人”(0.618语),它有可能产生提升拖延者的自信和行动力的积极效果;

第四,这一方法的效用仍然建立在“行动”上,利用这一高效拖延法的拖延人士,一方面仍然在拖延,另一方面却展开了至关重要的能产生效能的“行动”——尽管是不彻底的有偏向的行动;

第五,尽管有效能产出,但正如佩里所言,他的这套言说“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这个方法是一个出其不意、富有创意的以“积极逃避”为核心的行动方案,但它本质上仍在逃避,它只能不彻底地缓解拖延问题。

二、“在作死的边缘疯狂的来回试探”
【我把“结构化拖延法”演绎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回,就是同太太一道在一栋名为“索托楼”的斯坦福学生公寓里担任“公寓指导老师”(resident fellow)的时候。每到傍晚,尽管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案要准备,还有委员会的事要处理,我还是会走出我们紧邻公寓楼的小屋,跑到学生活动室里去跟住在那儿的同学打乒乓球,或是去他们的房间里侃大山,或者就只是坐在那边翻翻报纸。于是我因此赢得了美誉——大家都觉得我是位很棒的公寓指导老师,像我这种愿意花时间跟本科生们打成一片,并去了解他们的教授级人物,还真是举校罕有。我这么安排还不赖吧——打打乒乓球就不用去做那些更要紧的事了,还能赢得一个“契普斯先生”(电影《万世师表》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把终生奉献给教育的好老师——笔者注)的美名。】

佩里教授,你这么安排岂止是“不赖”,把“结构化拖延法”用得这样出神入化、风流倜傥,简直了,请收下我的膝盖。

游刃有余地正确运用这套拖延术的前提,是避免0.618在序言中所说的“一个南辕北辙的巨大错误”,佩里教授的原话如下:

【拖延者们往往采取完全错误的做法。他们尽量少向别人作出承诺,还以为如果自己手头上只有几件事要做,他们就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顺顺当当地把事做完。可这完全违背了拖延者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根据我之前下的定义,清单上那寥寥几桩任务将被归为最重要的级别;那么避免去做这些事的唯一选择,就只剩什么也不做了。这可是一条沦为无所事事的“沙发土豆”(而非高效能人士)的不归路啊。】

你看,在结构化拖延者看来,慎言寡诺、轻装上阵的,反而会沦为无所事事的“沙发土豆”,事务繁多、一摊烂事的,反而债多不愁、虱多不痒,容易把压力转为动力,实现高效能产出。

压力真的可以转化为动力?是的,就如动力可以转化为压力一样。再奉上一个段子:

【让小孩不要沉迷于电玩游戏的方法
·说明电玩是要用尽力气全神贯注方能完成的事情
·订出电玩游戏的进度目标
·管理他达成这些目标的完成程度
·如果进度缓慢就要斥责他
·询问他为何进度缓慢
·要求他找出如何赶回进度的方法
·对于他的操作方式给予口头建议

做到这样就ok了 】

虽然是段子,但这里蕴含着一种“烦恼即菩提”的“不二”智慧。通过全面的“任务化”,原来让小孩子痴迷的游戏变成了面目可憎的“工作”,“动力”居然瞬间翻转为“压力”,使得小孩子不再沉迷、避之唯恐不及;同样的,通过借力打力的因势利导,拖延带来的“压力”居然翻转为高效工作的“动力”,这种动力驱使拖延者展开有效行动,并通过行动使之在某种程度上跳出了“懒惰旋涡”。


比较《拖拉一点也无妨》和《微习惯》,我想从两本书中均隐含的同一个关键词“行动”入手。(如果说有两个关键词,那就是“压力”和“行动”)

“行动”是“微习惯”的关键词,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微习惯的内涵上,“每天都要重复这种小到不会失败的行动就是微习惯策略的关键所在”;在微习惯的外延和适用上,“你可以把这些技巧用在任何你想展开行动的地方”;在微习惯的指导思想上,字里行间我都能读出一种支撑性的信念,叫做“只有行动才算数”。

【微习惯策略的精髓便是摆脱高期待值等外在条件的无形限制与心理压力,让自己一身轻松地行动起来。只要开始行动,你便有机会做得更多,当行动成为习惯时,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曾经觉得可望不可即的目标。】

可以说,无论是微习惯还是“结构化拖延”,都是“压力”下的“行动”策略。这是二者能互相比较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面临压力,微习惯策略是“以柔克刚”,通过把任务分解、把目标索性降到最低,从而把抵触情绪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卸掉压力,并且通过行动开启积极的正向循环;“结构化拖延”策略是“借力打力”,偏转压力的方向,把它从一种纯粹压迫性的力量,转换成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积极的力量。

简而言之,一个是卸力,一个是借力,共同的效果则是产生了有效的行动。正如盖斯所说,对于“恐惧、怀疑、胆怯或犹豫”,“行动是征服这些消极情绪的最佳武器。”也正如佩里引用《拖延症文摘》里的话所说的:“别想太多,开始做就是。”“结构化拖延术”之所以可能产生提升自信的效果,正是因为拖延者行动起来,做了一些“也算有用却没那么重要的事”。

但是,由于“结构化拖延”对于“压力”采取的是假借而不是化解的做法(原因在于,“结构化拖延”实际上是教导读者“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由于“拖延”导致的心理压力始终会如影随形,并有失控的危险,套用那句网络俗语,就叫做“在作死的边缘疯狂的来回试探”。

“拖延是治不好的,只能感觉好一点。”豆瓣网友对佩里教授这本奇葩著作的评价,透露出的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正是对此书作为“战拖”“权宜之计”的真实反映。

“结构化拖延”只能部分地化解焦虑,由于焦虑的源头在于对重要事务的拖延,“结构化拖延者”并不能完全摆脱被控制的状态,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地失控策略,是在失控和自控之间找到了一片可以游戏的灰色地带。完成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事务带来的自我效能感要大于拖延重要事务带来的沮丧和罪恶感,这是这个游戏能继续下去的关键不等式。

三、对“结构化拖延”的追根究底
“结构化拖延术”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如佩里教授自问自答的——“清单最开头的那几件重要任务怎么办?永远也不做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问题。”

怪才佩里这样解答这项关键技术:

【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日期(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幸运的是,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能归入此类,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数其他大型机构里的情形也是一样。】

佩里说的适合作为“优先级最高”的任务特点,其实是大型机构里因为层级和程序较多而具有较大时间弹性,同时表面上的紧迫性貌似增强其重要性但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的事务。

这样说似乎仍然有些抽象,我们用佩里教授自己举的例子来说明吧——

【就比如在我目前的任务清单里暂列第一的这件事吧,是要为一本讲语言哲学的著作写一篇点评文章。这东西本该在11个月前就写好的。为了不去写它,我已经完成了不计其数的重要事务。几个月前,出于愧疚,我给编辑写了封信,对人家说我实在太抱歉啦,这么晚还没交稿,同时也表达了我准备动笔的良好愿望。当然了,写这封信本身也成了我先不去琢磨那篇文章的一个理由。可结果呢,我也并没有比其他作者晚交多少。再说这篇文章到底能有多重要?也并没到登峰造极、无可匹敌的地步嘛,所以比它更加重要的事总归还会冒出来。于是到了那时候,我就会开始动笔的。】

佩里所举的另一个例子是填写教材订购单(“我写这篇文章时正值6月,10月份时我要开一门认识论的课。我已经错过了书店要求提交订书单的最后期限”),类似大学里写书评和填写教材订购单这种事务的确是优良的任务清单最高级备选选项,由于拖了很久,它显得很重要,但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比它更加重要的事总归还会冒出来”,而且其实它还有很大的继续拖延下去的周转空间。

当然,佩里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有漏洞的(所以佩里才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后文会讲到),结合在时间管理领域妇孺皆知的“四象限法则”,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要么作为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第三象限,处理原则是“能不做就不做”或“与他人分担”),要么作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第二象限,处理原则是“制订计划”“按部就班”),要将之作为需要“立即搞定”的优先事务,这的确是需要一点有意的自我麻醉的。

而且,对于结构化拖延的终极疑问在于:当那件排名居首的大任务到了拖无可拖,必须完成的境地(此时也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任务冒出来充当掩护),那该怎么办?

现在回头去读本篇附录开头的“段子二”——

【生活小妙招:如何快速去掉身上的火锅味呢?吃完火锅之后,再去吃一顿自助烤肉就可以啦!】

调侃之余,问题是一样的:如同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那如何快速去掉身上的烤肉味呢?”一样,那么排在任务清单前列的任务,最终又该怎么完成?一再掩护和掩盖的做法,总有失灵的时候。

佩里教授很诚恳地直面了这个问题:

【结构化拖延系统也有分崩离析的时候(这种情况极少,但非常吓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那件你避而不做、鼓励你不停去做其他事情的大任务必须要完成了。此时你要做个极为关键的动作:把宏大的、令人望而却步的大任务拆分成小的、没那么吓人的任务。】

把大任务和难题拆分成小块——在你读过《微习惯》和我对于斯蒂芬·达尼尔“边际改进”策略的评荐后,理解佩里口中所谓的“极为关键的动作”是不难的。

事实上,佩里教授在书中以他哲学老顽童的独特口吻,为这种化大为小的拆解策略做过哲理铺垫:

【把大任务拆成小块,每完成一个就鼓励自己一下,这个做法是很有理论依据的。《道德经》里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在罗伯特·莫勒(Robert Maurer)的著作《改善之道》(One Small Step Can Change Your Life:The Kaizen Way)中发现了这句引文。“改善”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哲学思想,指的是通过小小的、可执行的步骤,日积月累,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如果你说你正在实行“改善之道”,而不是简单一句“努力让自己少拖沓一点”,这听起来就像你在修炼某种武功心法,多酷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出现在《微习惯》的开篇引语中,所谓“改善之道”同我在此前文字中一再提及和强调的“长期主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一脉相承。这种做法作为“兜底”的策略,对于佩里也显然是有效的,他写道:

【无论面前的任务是大还是小,是罕见的难题还是日日重复的劳役,把它拆分成没那么困难的小块。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必要的话,就一个翅膀接着一个翅膀。这样一来,你的每日清单会变得相当详细。一旦完成清单开头的几项简单任务,你就会有一种流畅的成就感。】

可问题来了,既然这个兜底策略是有效的,能为拖延者带来“流畅的成就感”(想想盖斯所说的:“这些胜利也许微不足道,但微小的胜利对一颗心灰意冷的心来说是巨大的”),而且在我看来这才能为拖延者带来真正的解脱,从正面解救拖延者于一种自我奴役的受困状态,为什么要作为无计可施的兜底策略而不是优先策略?

我的解释是:“结构化拖延”策略的前提是接受自己的拖延习惯,这一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在降低拖延者的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在一次次偏向性的行动中,加大了心中本已巨大的对于完成任务列表优先级事务的感知难度,而愈加无法主动对这些事务采取边际改善策略进行正面突破。

因而,一个“结构化拖延者”的最终的理想处境,可能也只是停留在积极拖延的位置上,“乐不思蜀”或“且认他乡是故乡”。对于一种真正的自主、自控和彻底的解放境地,结构化拖延者在戏谑过“没事拖一拖,生活乐趣多”之后,大概难免在某个时刻油然而生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结构化拖延可以产生工作效能,但是至少从佩里这位哲学家的叙述中,我们看不到一种积极的正向循环以及至关重要的增强拖延者的意志力、自我效能感、正念和延迟满足感的效果。

在一位高效的结构化拖延者和一位真正自律者之间,毕竟尚隔着一道天堑。

四、关于两个策略共同点的深度解析
微习惯策略和结构化拖延策略的深层共同点,除了一样的逻辑起点(即认识到与拖延的痼疾“正面硬刚”不可行)以外,还可以从三个方面深入展开。

首先的深层共同点,是对待享乐的态度。


斯蒂芬·盖斯和约翰·佩里其实都在试图处理一个“即时满足”的问题。

“即时满足”问题有多总要?某种程度上,它是一切自我成长的核心要件。《掌控习惯》一书中对此有精湛的说明:

【我们对即时满足感的偏好揭示了一个关于成功的重要事实:因为我们天性如此,大多数人整天都在寻求及时享乐的机会。人们倾向于选择即时享乐的事,回避延迟满足的事。如果你愿意等待回报的到来,你将面临更少的竞争,通常会获得更大的回报。能坚持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人终究是少数。】

【在某个时候,几乎每个领域的成功都要求你忽略即时奖励,而代之以延迟奖励。】


联系到此前我们强调的意志力的重要性(“意志力更强的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好”“意志力真是自我提高的不二法门”),关联起来理解,意志力的最大功用其实正在于抑制即时满足。

盖斯自己作为一个(或许是曾经的)“宅男”和“懒汉”,自身就是一个喜爱享乐的人,而那个“百忙之中”在海边用海草跳绳的佩里教授更是以“更重要的是,要享受人生”为人生信条。

无论是盖斯的“懒”还是佩里的“拖延”,面临的基本问题恰恰是:无论是懒还是拖,因为陷于即时满足中,都让人不快乐。懒惰(浪费时间)和拖延的代价“比它带来的短暂快乐严重得多”。懒惰旋涡充满着黑暗情绪的体验,而“拖延的人不只推迟完成任务,他们表现得更糟,也承受着更多的痛苦。”

面对这种代价昂贵的“短暂快乐”,两人的策略分别是什么呢?

斯蒂芬·盖斯的策略处处透露着对“即时满足”的安抚和忌惮,他让微目标本身变得有趣,让整个探索和尝试的过程轻松好玩,同时注重在抽象回报立足未稳的时候给自己奖赏和回报,“在此过程中要让自己感到快乐。快坚持不下去时,我就会给自己一点奖励,休息一下。”先是策略性地顺应即时满足,最终通过微习惯自带的强大的正反馈循环机制,通过自我效能感和意志力的提升,建立对于延迟满足的敏感。

佩里教授的“结构化拖延”策略则是有意地利用这种及时行乐的天性,去完成一些相对有趣的任务、获得一些相对性的享乐或积极性的即时满足。

用TED演讲者Tim Urban那个经典的玩乐猴/即时满足猴子(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和黑暗游乐场(Dark Playground)的比喻——


斯蒂芬·盖斯是循序渐进地驯化了那只玩乐猴(最终建立了延迟满足),而约翰·佩里则是让自己成了一个耍猴艺人(用猴子做事,离不开猴子),它建立的是带有积极性的即时满足。

另外,关于“快乐”这个问题,佩里教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饶有哲学意味的话:

【当我还是个年轻哲学家的时候,我曾向一位资深同事请教过快乐的秘诀是什么。此人名叫帕特·萨普斯(Pat Suppes),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对人性有敏锐而睿智的认识。他并没给我什么忠告,而是给我讲了一个颇为搞笑的观察结果,说许多对自己很满意的人是这么做的:


对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仔细盘点一番;
把它们视作美德;
很钦佩自己拥有这些“美德”。】

显然,这不是“克己修身”、“逆流而上”,而是一种随遇而安和因势利导。

其次的深层共同点,是自我欺骗的手法。

“骗”字在《微习惯》一书中出现过多次,某种程度上,微习惯就是一种“骗术”——

【·(微习惯)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并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一种及其有效的习惯养成策略。
·你可以骗过基底神经节,让它不抵触第一步……通过慢慢变化,而且一次只迈进一小步,你就可以按照大脑的规则行动了。
·可是这一次,我们要骗过大脑,赢得意志力的比赛。】

那么,“结构化拖延”与“骗”字又有何相关?佩里教授在书里是这么写的:

【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因为你得对自己用上一种“金字塔式传销”(pyramid selling,一种骗局。其架构为:由所谓某“投资”或“买卖交易”办法之推广组织,利用几何级数的方式,赚取加入这些办法的新成员所缴交的费用牟利——笔者注)的招数,才能保持高效状态。一点没错,你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这都不是问题,因为说到底,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何况,还有什么能比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更高贵的呢?】

可见,“结构化拖延”不仅实施了自我欺骗,甚至以“自己中招”为高效行动的前提。“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这让人联想盖斯在《微习惯》中说的“该策略的全部益处、力量和优势都取决于你在纸面上和心里始终将目标保持在微小状态的能力”。无论是实施结构化拖延还是微习惯,都要首先过掉自己的心理关。

佩里笔下的“金字塔式传销”是一个蛮传神的比喻,结构化拖延者利用占据顶端任务造成的心理压力势能,“收割”了铺展在下面层级任务完成的“红利”,这都不是自我欺骗了,可以说是“自我诈骗”。

再次的深层共同点,是理性孱弱的认识。

作为哲学家的佩里教授,在书中展示的哲思一面,最集中表现在人类理性的思考上。

在该书题为《拖延的悖论》的引言部分中,作者写道:

【人类天生就是理性的动物。据说正是理智行事的能力,把我们跟其他动物区分开来,所以似乎我们就应当是极其理智的,每个行为都基于慎重考量,并且通过这样的深思熟虑,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如此醉心于这种完美的理性境界,以至于他们在人们践行理性的失败当中,发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意志薄弱。这正是人们明知某种做法对自己是最好的,却偏偏不那样做的神秘缘由所在。】

“明知某种做法对自己是最好的,却偏偏不那样做的神秘缘由”正是“意志薄弱”,而这也是从《微习惯》到《掌控习惯》到《自控力》等一系列习惯养成和自我发展书籍根本的对话对象和聚焦中心。

在第十一章《充满深刻哲思的结语》中,作者重复了这一主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显然,我们有思考、推理、深思熟虑,并依据思考的结果来行动的能力。比起绝大多数动物,咱们这种能力的范围貌似更广泛些,但我敢肯定,我们夸大了其间的区别,也很有可能夸大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但是,不管我们是什么,我们绝不仅仅是有理性的决策机器。基本上,我们是欲望、信念、冲动和心血来潮的集合体。每时每刻,各种欲望都在抢夺控制权,想要指挥我们的身体和思考过程。兢兢业业的我希望起床;偏爱安逸的我渴望翻个身,再睡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理性的我想按照收到电邮的顺序来回邮件;可好奇的我总想先瞧新邮件,看看里头有什么新鲜花样,找机会耗点时间,尽可能避开重要工作。一部分的我想要健康,想要匀称的体态,可另一部分的我想吃块曲奇,抽根雪茄。】

夸大理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正是许多在完成了自我发展的精英回过头来向普通人传经送宝时的认知盲区。人类的劣根性正在于欲望(超越理性)对人的控制。这里再插入Tim Urban绘画的那只活灵活现的“即时满足猴子”,你对人类(其实就是对你我)的处境会一目了然:


同样的主题,在《微习惯》中的表述没有那么多哲学色彩但却更为洗练和一针见血:

【如果你认为人类能仅仅根据利益改变内心的欲望,那么你就太不了解人类的感受有多强大、影响有多大了。我们很难靠想法来改变感受。】


在斯蒂芬·盖斯的思考和阐述里,前额皮层这个“聪明的弱者”正是“理性”的承载,它是一个能“理解长远利益和结果”的“管理者”,但却通常无法打败愚蠢但强大的对手——对于即时满足的欲望和顽固不化的状态维持机制。盖斯的做法是靠策略而不是蛮力,小水常流地战胜大脑,实现持久的自我转变,以理性和正念照亮灰暗的生活。

结构化拖延者显然无法做到按照理性原则行动,可是,“结构化拖延者的生活方式也有颇多值得赞赏之处”,在全书正文即将结束的部分,作者写就了一段献给结构化拖延者的“散文诗”:

【结构化拖延者或许算不得世上最有效率的人,但是,如果能让她的想法自由自在地飞翔,自动自发地分配时间,或许她能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若是非得让她按照更有条理的方式做事,她很可能根本做不到这些。为了你已经做完的事情,拍拍自己的肩膀,鼓励一下自己吧。用上待办事项清单、闹钟之类的帮助手段。找个能防止你一事无成的搭档。最重要的是,要享受人生。】

可爱的佩里教授,他感同身受给你救赎热望,乘风破浪去了黑暗游乐场一趟,全身而退。带着他那只及时行乐的猴子,调皮而深情地望着这个世界。

世间美好与他环环相扣。

是的,你想不到吧,我要把这首歌献给他——

偏偏秉烛夜游
午夜星辰似奔走之友
爱你每个结痂伤口
酿成的陈年烈酒
入喉尚算可口
怎么泪水还偶尔失守
邀你细看心中缺口
裂缝中留存温柔
此时已莺飞草长爱的人正在路上
我知他风雨兼程途经日暮不赏
穿越人海只为与你相拥
此刻已皓月当空爱的人手捧星光
我知他乘风破浪去了黑暗一趟
感同身受给你救赎热望
知道你不能还要你感受
让星光加了一点彩虹
让樱花偷偷吻你额头
让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五、结语:“守正出奇”v.s.“剑走偏锋”
在我眼里,约翰·佩里和斯蒂芬·盖斯都是两个不走寻常路的“奇葩”。

但区别也仍然是很明显的。斯蒂芬·盖斯是“守正出奇”,约翰·佩里则是“剑走偏锋”。

说前者“守正出奇”,是因为微习惯策略有着坚实的行为科学、脑科学基础和逻辑依据(盖斯所称的“复杂、智能的后盾”),从始至终,斯蒂芬·盖斯都在试图对于习惯的养成做出“有逻辑的说明”并制定“最符合逻辑的做法”。理解这一点,就能从下面这段话里读出“苦口婆心”的味道:

【但你其实是能成功的,我可不是在激励你,我只是在讲逻辑。你确实可以在生活中取得进步,认为自己不行是缺乏逻辑的谬论,它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你让自己相信你什么都做不了。】

凭借动力或意志力策略实现改变,对某些人固然行得通(例如前文提到的李笑来的做法以及曾国藩凭“悍然之力”戒烟的例子),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靠理性思考、动力鼓舞或是“硬碰硬”,失败概率是极高的。相较之下,斯蒂芬·盖斯的提醒——“一定要慢慢来,别急于实现变化,因为大脑不能也不会很快改变。既然大脑会慢慢来,那么让自己舒服地适应变化是最符合逻辑的做法”——虽然绝非实现持久改变的唯一路径,但的确由于合乎逻辑而很可能是最适宜普通人选择的成功路径。

微习惯策略的“守正出奇”还在于,虽然貌似不按常理出牌,但这一策略的实质和结果,却是通过这一策略自带的正反馈循环机制,实现对行动者的动力、意志力、自信心、自控力、自我效能感和正念的全面提升,无论对培养好习惯还是戒除坏习惯,这些重要素质的获得,都无疑是至关重要或釜底抽薪的。

说后者“剑走偏锋”,是因为这种“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的逆向思维,单纯利用“人们宁可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愿傻待着”的心理定势,以接受拖延的习惯为前提,通过压力转向来促使行动者实施有偏向的行动的做法,它看似精巧,其实脆弱而不稳定,它始终要求实施者具有一种“创造性的惰性”来进行自我引导和自我操控,因而注定只能是小众策略(0.618在序言中说“如果人人都善用结构化拖延法,人类生产效率又将会提升一个台阶”,这是不现实的)。

因而,斯蒂芬·盖斯在书中会很有信心地宣称自己“相信微习惯策略几乎能帮助所有人养成好习惯”,而约翰·佩里则小心翼翼地在附录中告诫读者:How to kick the habit——read at Your own risk(结果如何,恕不负责)。

从风险性上,结构化拖延策略如同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时灵时不灵,要练到如佩里教授一样纯熟绝非易事,却要承担一朝不慎由于一再逃避最重要事务导致自我效能感崩溃重新陷入行动瘫痪窘境的危险。

从效果上,结构化拖延术对于缓解拖延者的沮丧、内疚是有效果的,但不同于微习惯策略对于自控力的正面培养和突破成效,结构化拖延策略始终游走在失败主义边缘(一种积极的“失败主义”),它近乎总是在机会主义地处理自我效能问题,而始终没有真正的勇气去正视自主地提升自控力这一自我发展的要旨和关键。

佩里教授一方面明确指出“拖延是由某些更深层的问题导致的”,但对这种深层次问题却无力触碰和解决,而是倒向偏安和绥靖。于是,结构化拖延者有可能掉入一种怪异的“有效能但不发展”的局面。

与李笑来在《定投:大佬的自我修养》(详细分析见比特亮亮:《区块链定投心学》)创造性提出的“主动的被动”策略类似,我们似乎可以称结构化拖延为一种“被动的主动”策略。这种策略不同于微习惯的化大为小、少得多惑、舍快取慢的人生智慧和辩证法哲理,在最终的意义上,在不否认它会对某些人产生积极效果的前提下,结构化拖延的意义和局限大概都体现在如下四个字上:

避重就轻。

它对于战胜拖延症没有信心,对于驯服那只即时奖励猴子没有信心,它把结痂伤口酿成入喉尚算可口的陈年烈酒,它让星光加了一点彩虹,但终归,它只是有限度的逃离拖延症的自我奴役状态。

正如前面提及的,“行动”是深入理解和比较“微习惯”和“结构化拖延”这两个策略的最佳切入点,那么,在这个角度上,最后让我们重温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中说过的这句话:

【我不敢保证微习惯策略能解决所有让行动中断的糟糕情况,但是只要有解决办法,它肯定是基于行动的唯一最佳策略。】

再见了,佩里教授。让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而我将风雨兼程途经日暮不赏。

本文地址:http://bilianwu.com/5700.html
版权声明:项目均采集于互联网, 空投币 无法审核全面,且希望大家能赚钱,请谨慎切勿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天上真会掉馅饼!天道酬勤,都是机会!不错过每个空投糖果!真假难以辨认,尽量0撸!
重要提醒:本站内容均转自互联网,请明辨各个项目风险,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资金交易,请谨慎操作与自担风险!
《新人必看》 《本站免责申明》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