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笔记来自金色财经的线上直播,讨论MakerDAO的双币制以及和Defi相关的话题。
以下,enjoy:
主持人:众所周知,MakerDAO 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自动化抵押贷款平台,它采用双币模式,一种为稳定币 Dai,另一种为权益代币和管理型代币 MKR。通过双币机制,MakerDAO使得整个去中心化的质押贷款体系得以运转。
作为Defi领域最知名的应用,MakerDAO锁定的ETH已经占到现有ETH总量的2%左右,占Defi领域锁定量的90%左右。MakerDAO的运作机制是什么,现状如何,如何取得更大发展?
本期金色沙龙将与你共同探讨。我是沙龙的圆桌主持童童(以下简称主持人)
圆桌嘉宾:
潘超 MakerDAO 中国区负责人,是 Maker 基金会最早的成员之一;(以下简称潘超)
Daniel Tang NUTS Finance 创始人,连续创业者和活跃投资人。在华创资本担任合伙人期间(2016-2018),主要负责早期投资,主导投资了30多个项目,包括多个区块链领域初创公司。在Ventech China(2011-2014)期间主导了3个获得出色回报的投资。
2015年,创立毅行实验室。2004-2007年,担任易观国际行业研究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拥有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和一项个人专利。(以下简称Daniel)
杨耀东 教授、博土生导师,高性能公链QuarkChain科学家。算力智库成员,建行大学区块链主题授课专家,目前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表论文 70 余篇,出版《区块链性能提升技术》一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以下简称杨耀东)
Brian Kerr,Kava CEO,联合创始人,是一位备受风投青睐的连续创业者,之前创立并领导了电子竞技配件公司Fnatic Gear。 在Brian的领导下,公司由2014年的三人团队发展成为业内最杰出的力量之一。目前Brian除了领导Kava的战略方向和发展外,还担任Snowball和DMarket.io等多个区块链项目的顾问。(以下简称Brian)
曹寅,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爱沙尼亚数字国家计划顾问,专注于开放金融和区块链治理的投资和研究,投资并担任多个著名区块链项目的顾问。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先请潘总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MakerDAO和双币制。
潘超:MakerDAO 系统里有两种代币。一种是稳定币 Dai,一种是治理和权益代币 MKR。
通俗来说,可以把 Dai 理解成 Maker 的产品,MKR 是系统的股票。
MKR 持有者管理 Dai 系统的稳定,在系统运行良好时获得收益,管理不善时自动兜底。这是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
主持人:既然我们已经提到了双币制,目前市场上双币制的项目比较多,大多设计为稳定币和生态通证共生的模型。
在各位看来,双币制和MakerDAO这样的借贷模型的结合对于加密货币社区有何影响?
潘超:我的观点会比较简洁。对于非底层公链的应用层而言,双币机制是必需的。试图用单一的代币捕获和保障整个应用(尤其是金融应用)的价值,要么是目前没有可用的产品,要么是之后没有人对产品负责。
曹寅:像Marker这样做稳定币的创业项目,如果不采用双币制根本不可能。如果说是让DAI来承担MKR的作用,那DAI是可以是不停增发的。DAI主要是作为一种货币进行支付,不可能替代MKR的股权作用或者治理作用。
当然目前来看,这种方式也并不完美。最好的方式是有些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融了很多钱,再去提供类似DAI这样的产品,而不需要再另外发行MKR作为自己的股权融资功能代币。这类公司可以稍微中心化一点,采用类似美联储决策委员会的机制,有专门的货币政策专家来结合市场上相关情况做出货币政策的决定。发行单一的类似DAI的超额抵押稳定币。这可能是比较适合大公司来做的方向。但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虽然有大公司做的稳定币,比如USDC、USDT,但本质上和Marker这样的去中心化超额抵押稳定币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市场上的Marker、Kava,我们孵化的阿卡拉基本上都是股权类的治理代币加上稳定币的双币机制。
对于用户而言,应该应该有权利参与相关的协议的制定,也应该得到协议增长未来带来的经济反馈。而不是仅仅作为用户,在系统里做贡献。但lendf这次暴露出来Defi行业的问题就是在行业并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户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杨耀东:我以为MakerDAO初期一个主要目标是推出符合加密社区理念的稳定币。稳定币本身的需求就无须多言,市场对USDT旺盛的需求已经做出了验证。
既然产品是稳定币肯定是需要发行一个币。但要实现去中心化理念,分布式治理则需要另一个代币符号用于对一些决议进行表决,凝聚社区的共识。所以MKR代币的逻辑是成立的。当然,MKR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在出现亏空的时候进行卖出,以弥补亏损,相当于一种储备。
实际上整个经济体的运行还有另一个币那就是ETH,ETH在这里充当了重要的抵押物和gas,作用非常关键。
因此实际上是三币机制。
Daniel:MKR的代币有几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收益,相当于权益的代币;二是有治理的功能;三是一个特别的设计,在Marker做全局清算时,所有MKR的持有者都要去承担风险。
所以把权益和治理的功能结合到一个代币里,个人认为肯定是不必要的。权益的部分,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实现方式。比如可以把代表权益的稳定费放到一个池子里,由这个池子对整个平台的清算风险或者其他风险做担保。
治理部分,Marker在整个的去中心化治理上,几乎是所有的区块链项目的一个典范。在没有看到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治理代币的必要性肯定还是很强的。在我看来强过权益类代币。
最后我想说,以上的讨论即双币治理,应该是建立在有借贷模型的Defi项目上的,而不是和所有的Defi项目结合。
Brian :无论是Kava和USDX、MKR和DAI,还是Synth和sETH,双币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整个DeFi系统以对用户有利的方式运行。对于像MKR、KAVA和SNX这样的长期持有者来说,安全、治理和增长的激励机制都取决于系统拥有一个功能型代币。另一种代币就是DeFi系统的输出代币,也同样重要。
我们关注的主要挑战是流动性。DeFi系统输出的代币应当上线足够多的交易所,并确保交易者和做市商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使代币能够正常流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种输出代币是稳定币,那么就更加重要。因为在稳定币中,终端用户需要依赖市场流动来维持价格挂钩。
总结一下,我觉得未来发展中,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市值或者锁定在平台上的资产,更应该看DeFi平台代币本身的流动性。
(作为圆桌中唯一一位外国朋友,Brian在回答后还留下了一串汉语拼音:Wǒ huì jìnlì huídá,也是很努力很可爱了)
主持人:近期MakerDAO相关的新闻比较多,从312大跌开始,MakerDAO出现了高额债务。到4月20日,Maker又表示可能引入LINK。
第二个问题:作为DeFi的主力项目,MakerDAO的借贷模型的风险值有多高?从价格变化上看,风险值与二级市场相比如何?适合于哪些用户使用?用户画像是什么样的?
潘超:得益于超额抵押机制,MakerDAO 借贷模型的风险本身实际很低。312 的零拍卖出现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和挑战是底层公链的性能在面对黑天鹅事件时仍有局限。
Maker 系统有多方用户。从供给角度,抵押资产借 Dai 的用户一般是比较资深的用户或机构;从需求的角度,Dai 的持有者适合任何对稳定性有需求的个体和商户,从普通保值避险到交易支付以及国际转账等。
Maker 协议的灵活性意味着在合适的风险参数下,任何以太坊上的资产都可以纳入抵押品。
Maker 基金会目前没有表示会增加 LINK 作为抵押品。这个过程是由社区提案并决定。理论上任何符合要求的资产都可以由社区提案并最终通过 MKR 治理投票。包括加密资产、其他稳定币和实体合成资产,如电子黄金等。
同时抵押借贷也需要更多的抵押品,从根本上分散风险,在加密货币出现黑天鹅事件的情况下,仍然保证系统的稳定和流动性。
曹寅:就像潘帅刚说的。Marker作为一个DAO,本身是去中心化治理的。而LINK作为ERC20代币里除了USDT和OKB之外最大的代币已经有充分的流动性,市场上可以交易的交易所也比较普遍。所以我觉得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大家关心的点在于,当发生暴跌的时候,Link能否得到市场上的流动性支持,到时候清算会不会发生,会不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清算不了。
我觉得这种情况,也不能说完全避免。刚才潘帅也说了,之前发生0DAI拍卖,主要是因为底层公链性能的问题。如果底层公链性能没问题,那我们应该认为ETH和link都是流动性比较安全的,可以在发生黑天鹅事件就是暴跌的时候得到及时清算。
其他目前看不到link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当然了对于一个数字货币的币值也不能仅仅是看短期,价格要看到长期的,在移动加权上价格的变化。link作为一个出现时间不长的代币,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考量它的价格稳定性以及整个代币系统的经济学设计是否合理。
其他任何类型的,包括电子黄金,未来跨链成功后非ERC格式的代币,也同样要考虑它的流动性,考虑代币经济学是否合理,以及智能合约代码是否有问题。
至于用户画像,现在是分两类用户。一类是手里持有ERC20代币的这些人,他们希望获得流动性,但又不想把自己持有的link或ETH给卖掉。于是就在Marker上面质押,然后生成稳定币,用于各种各样的生产经营活动。当然大部分人其实是质押ETH生成DAI,再去加杠杆卖DAI买ETH。这些借DAI的人大部分都是数字货币行业的资深的玩家,包括机构和个人。
第二类客户是持有DAI的用户,他们手上持有DAI,但是没有开CDP,没有质押。现在DAI已经在Defi里得到广泛认可。基本上头部的Defi都接受DAI作为资产。所以也有一批不开抵押,持有DAI存币生息的理财的用户,这也是DAI的一个很大的需求。
DAI的另外一个需求是和日常货币一样用于支付。比如可以用DAI做货币带来支付来买咖啡,付电费。我们在东南亚孵化的项目DAIPO,就可以让用户直接用DAI来支付日常的电费。
所以DAI的用户还是比较多元的。
Daniel:先说一下风险。风险是个多层面的问题。在金融语境里看风险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很多情况下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很多收益都是来自于风险的存在。
具体说到MarkerDao的风险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去中心化的治理框架下,由大家来决定要引入哪个资产。DAI在Defi里是处于普遍认可的位置。那对于MKR代币的头部持有者,其实和使用DAI去抵押的Marker的使用者会有一个重合度的问题,这两者不一定会有那么高的重合。
如果一边有风险存在,另外一边就会有收益。对用户而言,如果有能力去对风险做对冲的话,对他而言就不会是个问题。这是从治理,引入的可抵押资产层面的风险;
另外一个层面,大家比较关心作为一个依赖于智能合约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动化去运行的,无需授权的区块链上的应用,对于实时的市场的变化能够有多大的响应度。从这个层面而言,Marker的机制在过往的经历中是经受住了考验的。当然Marker也要做一些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总体而言,对于Defi的用户最重要的事情是你有没有办法对冲风险,去获得更多的收益。假设你拥有很多ETH,选择Defi去对冲风险就是很好的选择。本身Defi可以说是以太坊上最重要甚至说是唯一的一个应用场景。所以其实。就是你的这个持有资产的行为,当然,这也是目前基于以太坊Defi的一个挑战。我们本身也在以太坊上做Defi的应用,也感受到用户和以太坊的关系,对用户而言也是一种限制。
到今天为止,整个Defi市场的用户数量肯定还是不足够多的。如果用户对以太坊的生态非常熟悉,拥有非常多的以太坊上的重要的资产,那就会比较倾向于使用Defi。这是我认为的用户画像。
杨耀东:MakerDAO出现了高额债务的312事件实际上的底层公链的问题。所以打造更好的公链还是未完成的使命,也期待更多defi项目可以考虑我们QuarkChain。
这里提到的市场观察点应该是MKR的价格。MKR的价格实际上由MakerDAO整个经济体的规模所决定。当前阶段主要受DAI和SAI的发行量决定。观察MKR的整体走势,其稳定性比ETH要好(至少从17年到现在)。由于其有明确的获利模型,所以可以做出相对精确的估值分析。短期内也很难实现“暴涨”。MakerDAO毕竟是目前最重要的defi项目之一,MKR适合看好DeFi的加密社区先行者。当然MakerDAO也强调,希望MKR的持有人积极参加治理,实际上是有义务的。其实大多数真正的区块链项目都希望持币人积极参与治理。
Brian : MakerDAO的用户主要有两类,一是抵押ETH的借款人,获得DAI贷款。他们通常是为了买入更多的ETH作为保证金仓位。 他们利用MakerDAO主要是为了避开KYC或者保留资产托管,很少是为了利率。因为在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证金利率会更高。 第二种用户是DAI的持有者,他们在市场上用自己的资产换取DAI。这些人想要的是一种以加密技术为支撑的资产——无信任化、能提供收益率的东西(通过DSR),并且可以在其他DeFi应用中使用,比如Compound,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取回报。
但不幸的是,我们已经看到MakerDAO上的ETH贷款需求下降了50%以上。由于3月份的事件,市场情绪相当糟糕,人们都很害怕。我认为MakerDAO有两个实质性的风险有待妥善解决:
一是流动性,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如果流动性下降使得拍卖/清算无法进行,会让整个系统面临风险;
二是任何建立在ETH上的产品的安全模式都可能存在基础性的缺陷。 网络拥堵和高额的gas费最终会导致发布价格的预言机和负责清算以及MakerDAO上其他核心任务的管理出现关键的故障点。 任何一款金融软件都需要有自己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如果仅依靠ETH的网络安全,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络的发展,ETH上搭载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安全性可能会越来越差。
限于篇幅较长,明天行走会发这篇笔记的下篇,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项目均采集于互联网, 空投币 无法审核全面,且希望大家能赚钱,请谨慎切勿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天上真会掉馅饼!天道酬勤,都是机会!不错过每个空投糖果!真假难以辨认,尽量0撸!